简体中文English
业务咨询热线:4000-111-955
报单专线电话:4000-111-955
您的位置:首页 > 投资者园地 > 投教专区 > 投教宣传与基础知识
投教宣传与基础知识 ·
【基础知识】投机交易三
发布日期:2016-01-06

建立顺势而为的理念

      期货市场中,交易者大亏大赢的情况通常都是发生在大行情中。在通常的牛皮振荡市场中,只要交易者不是孤注一掷式的交易,一般盈亏不会太大。因而,对交易者来说,更应该关注和留心的是行情大势面前怎么办。

  交易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根据本身的主观愿望买卖,明明行情气势如虹,一浪更比一浪高地上涨,却猜想价格已运行至顶部,强行去抛空;眼看走势卖压如山,一级比一级下滑,却以为马上要反弹了,贸然买入。如果再加上没有止损观念,结果当然就惨了。

  希望如何与实际如何是两回事。“希望”在人生的其他领域无疑是成功的动力,而对于期货交易者来说,却是制胜的阻力。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顺着大势涨跌去买或卖,就是站在强者一边,胜算自然较高。相反,以一己“希望”与大势背道而驰,等于同强者作对,螳臂当车,焉有不被压扁之理!

  记住,大势是你的朋友,顺势而为,你便抓住了盈利的机会。

  世上没有只升不跌或只跌不升的市。当大势已经势尽力竭,面临转势时,就需要随机应变,认赔转向,顺应新的大势。否则,原来的顺势就变成了逆势。

 

重势不重价与重价不重势

      一些交易者在期货买卖操作中,过于计较价位,买入时非要降低几个价不可,卖出时总想卖高几个价才称心。这种做法往往因小失大,错失良机。

  期价的高低是相对的,现在看来是便宜的,若下一步走势下跌,回头看其实是昂贵的;若下一步走势是上涨的,即使当初高了几个价位,回头看看也是极便宜的。期货的成败盈亏不在于现在,而取决于将来。现在的价格仅是出发点,将来的趋势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对“重势不重价”的交易者来说,一旦看到趋势的苗头,不会去计较几个价位。而“重价不重势”的交易者则恰恰相反,眼中只有这几个价位,趋势在他脑中连影子都没有。

  太计较价位的危险还在于容易导致在逆势中渐行渐远。因为在涨势中,若非要等便宜的价格出现才买,只有走势回跌时才有机会,而这一回跌,如果是转势,那买到的便宜货就成了坏事。同样,在跌势中,硬要坚持高价出现才卖出,只有等走势回升时才有机会,而这一回升,如果是转市,卖到高价也将亏钱。

  不过于计较价位,并不等于鼓励盲目追市。盲目追市是指在强烈涨跌势中担心买卖不到而以市价追涨杀跌,结果往往买在离谱的高位或卖在离谱的低位,行情稍有震荡,很容易被惊吓而割肉平仓。注意:不要太计较价位是指涨势或跌势刚确认时不在乎个别价位的得失,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为什么说平仓难于建仓

      交易者在建仓之后自然面临平仓的问题,初看起来,平仓与建仓并没有多少差别,无非是选择时机做一个反方向交易而已。但从许许多多交易者的实践经验看,平仓决策的难度远高于建仓时的决策。难怪有人会总结道:“会开仓只是徒弟,会平仓才是师傅。”

  交易者在开仓决策时,由于没有持仓,并不涉及输赢,因此也没有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行情的判断分析相对容易保持一定的客观性。然而,一旦拥有持仓时,在行情的客观性判断上就会大打折扣,这是因为行情的变动会使持仓的盈亏处于不断地变化中,盈亏数量的变动会给交易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将交易者的一些不良情绪调动出来。比如,在持仓有盈利时,尽管分析判断价格还会持续,但因为担心行情反向使盈利回吐就赶紧平仓;或者,尽管分析判断价格将反向,但出于获得更多盈利的贪婪心理,又一再观望,迟迟不肯平仓。相反,在持仓面临亏损时,尽管分析判断价格将使亏损加大,但不服输的心理导致不愿止损,或者是尽管分析判断价格只是暂时小幅波动,但因为恐惧而赶紧止损。

  上述的种种表现中,交易者在平仓时对行情进行了分析判断,尽管这种分析判断不可能都是准确的,但多少表明了交易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客观性思维。在恐惧、贪婪情绪的影响下,这种客观性思维会受到压制,交易者的情绪越强烈,对行情判断的客观性就越少。时间一长,交易者自己会发现,情绪性平仓决策方式的结果将是赢小钱亏大钱,最终导致亏多赢少。

 

平仓中的止盈价与止损价

      平仓的结果无非是赢钱或亏钱,赢钱的平仓价位可以称为止赢价位,亏钱的平仓价位可以称为止损价位。

  止赢价或止损价怎么确定是个难题。这里只能提一些原则性的思路供读者思考。

  止赢价或止损价的确定应该在建仓时就有所设定,尽管这种设定不一定是最终的,可以在后续行情变化中进行调整,但建仓时是否对止赢价或止损价有所规划是交易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对持仓时间较长的趋势交易者而言,最重要的原则是掌握限制损失、滚动利润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交易者在出现损失,并且损失已经达到事先确定数额时,立即对冲了结,认输离场。过分的赌博心理只会造成更大损失。在行情变动有利时,不必急于平仓获利,而应尽量延长持仓的时间,充分获取市场有利变动产生的利润。投资经验再丰富的交易者也不可能每次投资都会获利。损失出现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能及时止损,酿成大祸。

  止损指令是实现限制损失、滚动利润原则的有力工具。只要运用止损单得当,可以为投机者提供保护。止损价设置不合理,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比如,将止损价格设置得离当时的价格很近,结果价格稍有波动就亏损平仓出局。又如,将止损价格设置得离市价很远,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一旦成交,也意味着已经遭受了较大损失。

  尽管止损或止赢的依据因人而异,但其思路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你愿意承受风险的大小来确定,另一种是按照对大势的判断而定。

  从头寸的建仓价位出发,按照最大愿意承受多少亏损确定止损价位,这是常见的做法。比如,小麦空头建仓价位为2 180/吨,有人将止损价设在2200/吨处,有人将止损价设在2 210/吨处。表明前者愿意承受20/吨的风险,而后者则为30/吨。止赢价位的设置与止损价位的设置差不多,差别是交易者愿意承受多大的浮动利润损失。

  按大势判断而定止损或止赢价位的交易者更重视行情的大方向,他们关注的是市场是否转势,而判断的依据通常是按照技术分析的方法。比如,将止损或止赢价位设在重要的阻力位或支撑位上,一旦这些价位被有效突破,就毫不犹豫地止损或止赢。 

 

锁仓有害无益

      锁仓有两种,即盈利锁仓与亏损锁仓。盈利锁仓是买卖后有一定幅度的浮动盈利,不平仓的同时反向开立新仓。亏损锁仓是买卖之后有了浮动亏损,不想把浮动亏损变成实际亏损,便在继续持有原来亏损头寸的同时,反向开立新仓,企图锁定风险。

  无数交易者的实践证明,锁仓实际上是一种愚蠢的交易方式,亏损锁仓更是如此。交易者易犯的一个通病,就是不敢面对亏损的现实。锁仓就是这种心态的流露。

  锁仓的弊端在于,占用双倍的保证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了投资成本。还有一个弊端是“易结不易解”。锁仓虽然暂时没有将浮动亏损转化为实际亏损,但实际上资金已经划走。更为重要的是,锁仓严重影响交易心态。由于双向持仓,在解仓时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难免瞻前顾后,无所适从。有时即便咬咬牙解了仓,但由于担心另一方向的持仓亏损增大,稍有风吹草动,便重新锁仓,从而陷入锁仓的恶性循环之中。最后在绝望之时不得不同时平仓,将浮动亏损化成实际亏损。

  锁仓是一种害人不浅的交易习惯。要想在期货市场取得成功,必须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彻底摒弃锁仓。一旦操作失误,就该及时止损,另觅机会。  

 

正确的交易理念和尊重市场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交易者也会对自己过往的交易情况进行总结或反思,特别是当出现重大亏损之后。然而,由于思考方式的不科学,不少总结往往是错误的。比如,将交易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运气不佳或客观因素。我们经常能听见下列的说法:“这次方向赌反了,亏了不少”、“这次运气不好,所以亏了一大笔”、“这波行情没抓到,当初我是看准了方向,并且已经挂出了单子,很可惜,因为价位差了一点没成交”、“这么大的行情,当初的成交单要是放到现在平仓就发财了,可惜听了某某的话,平仓太早了,只是赚了几个小虾米”。

  更有甚者,直接指责市场走势不合理。换言之,不是自己的判断错了,而是市场走势错了。比如,美国公布上月外贸赤字比前月增大,对美元来说是利空,结果美元不跌反升,利空消息下价格不跌反涨,似乎有些反常。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在亏损发生之后,仍坚持己见,认定市场走势不合理,并且死死抱着原来的头寸不放,最后吃亏的永远是自己。这只能用你自己的吃亏,来验证“市场是强大的”这一道理,与市场作对的交易者是不会有好结局的。固执甚至是偏执的人喜欢认死理,而认死理恰恰是期货交易中的大忌。

  从心理角度分析,上述的这些总结实际上是这一类交易者在为自己寻找失败后的安抚剂。不深挖导致失败的自身原因,即使失败次数再多,也不可能形成正确的交易理念,因而,这样的交易者在日后的获利能力仍旧无法得到提高。

  价格涨跌归根结底是买卖双方力量的较量。买比卖多就涨,卖比买多就跌。为什么利空因素下还会出现买比卖多?这也不难理解。其一,期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具体到某一个交易者,他不一定能够正确评估各个因素在其中的影响力大小;其二,一个新消息出来,尽管有着明显的利多或利空性质,但是,它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得结合价格的历史情况来看,比如,利空消息出来之前,如果价格已经下跌过了,那消息出台后价格不跌反涨不是很正常吗。所谓“利空出尽是利多”就是这种情形的写照;其三,市场是由各种各样的交易者组成的,你能够知道自己和周边人的想法,但无法了解所有交易者的想法,而自己和周边人的想法不一定符合市场主流的想法。

  大家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将失败转化为经验与财富,需要科学严谨的总结。期货交易中,行情是客观的,但为什么不仅没挣钱反而亏损巨大?其中肯定有自身的原因,说明自己在交易理念上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只有在总结中将其上升至交易理念的高度,才有可能将过去的失败转化为经验,转化为今后的财富。

  记住:市场总是对的,交易者必须学会尊重市场,努力适应市场。

 

期货交易三大恶习之一满仓操作

    满仓操作指的是一次将所有可投入资金全部投入。满仓操作的危害性是很显而易见的。只要行情与建仓方向稍有不同,满仓操作就会带来较大的损失。而且由于这种损失是即刻发生的,直接侵蚀有效保证金,必将迫使交易者全部平仓或部分平仓。即使后来的行情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了,前面的亏损也已经注定发生了。例如,螺纹钢期货在3650元时,某投机者认为后市必涨,遂将所有的50万元资金满仓买进135张合约(假定保证金为10%),买进后,价格下跌至3420元。 这意味着该客户已经损失了(36503 420)×135×10310500元,剩余保证金189500元,这些保证金至多只能维持55张合约,其他持仓都已经被强平了。接下来,行情的确上涨了,又回到3650元时,其权益也只有189500(36503420)×55×10316000元。上涨到3 900元时,也只有189 500(39003420)×55×10453 500元,还亏损46500元。算上手续费的话,那亏损就更大了。

  如果当初在3 650元时,那位客户以半仓买入67张合约,所需保证金为244550元,价格下跌到3420元时,损失为(36503420)×67×10154100元,保证金仍旧是充足的,当行情回到3650元时,就已打平;当行情上涨至3900元时,已经获利(39003650)×67×10167500元。

  两个结果之所以大相径庭,就是因为前者在建仓时是满仓而后者是半仓,半仓运行给自己留下了适当的余地。

  满仓运行是投机者的大忌,这一点与军事指挥家忌讳将全部兵力一次性投入的道理是相同的。高明的军事指挥家在作战部署时,总会留下一部分机动兵力或预备队,不到万不得已之时,预备队是不会上阵的。应该看到,一般地理解这个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投机者在行情判断上过于自信时,经不起获大利的诱惑,不由自主地放松了对风险的警惕,最后使自己陷入被动局面。

 

期货交易三大恶习之二一亏而拖

      自有期货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堪称专家的投资者能够百战百胜,没有任何一种分析工具次次灵验!只要是人,在交易中出现考虑不周或失算是难免的。问题在于出错后怎么对待。聪明与愚蠢的区别就在于聪明人在出错后会主动断臂,不致酿成大祸;而愚蠢的人则会被拖死。

  失败者的交易记录中,未必都是次次亏损。事实上,你可以发现,有些失败交易者的盈利次数甚至超过亏损次数,之所以最终亏损出场,必然有一次或数次(尽管次数不多)伤筋动骨的亏损。而这些巨亏通常都是拖出来的。一开始往往只是不起眼的小亏损,由于不及时处理,最终拖成无法忍受的巨亏。

  “不怕错,只怕拖”是期货投机中最重要的原则。

  在期货实战中,人们很容易犯“亏而拖”的毛病。一般而言,人们对及时止损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其原因是,人们都厌恶失败,很容易寄希望于拖一阵子后行情会反转,得到一个不败的结果甚至是反败为胜的结局;另一个原因是怕认赔后行情马上反过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二次打击了,会给人造成更大的挫折感。事实上,止损过后行情反过来的情况的确也经常会发生。

  克服心理障碍必须依赖理性分析。即使在十次止损中,有七次被证明是错了,止损也是值得的,因为它避免三次致命的亏损——这就是所谓的“止损永远是对的”。

  要真正克服“亏而拖”的陋习,最重要的就是养成第一时间下止损单的好习惯。第一时间下止损单的好处是:即使行情出现不利于你的突变情况,你已在第一时间止损了,不至于措手不及。如果是面对已成事实的巨大差价,再作止损决策就更难了。


期货交易三大恶习之三输得起赢不起

      如果说“亏而拖”是“输得起”的表现,那么“赢小钱就跑”就是“赢不起”的表现。所谓“输得起”并不是褒义,这是指投机者在交易时,一旦单子被套,不甘心割肉出场,死拖下去,一心企盼行情回转。尽管这种方式有时的确也能凑巧把风险扛回来,但一旦行情没有回转,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亏损。这种情况只要出现一两次就足以对投机者造成重大打击。所谓“赢不起”,是指投机者在持仓已经获利的时候,心中忐忑不安,老是计算着已获利多少,生怕一旦行情反过来后到手的利润泡汤,最终以获小利出场。由于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做法的确是对了,更强化了获小利即出场的心态。但问题是经常这样,一旦后面有更大的利润,他总是无法获得。

  价格涨跌,乃寻常之事,在期货上投机,实际上是在博后市价格是涨还是跌。然而,谁也无法保证博的反向就是正确的。博错方向的事不仅经常会发生,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两个投机者在多次交易后,即使博错博对的概率相同,也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巨大亏损,另一个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若仔细追究,可以发现巨亏的投机者往往是博对时赢了小钱,博错时亏了大钱。相反,最终赚钱的投机者,往往是博错时亏小钱,博对时赢大钱。显然,最终的输赢不在于每次交易一定要博对方向,更在于博错时的损失尽可能小,博对时的获利尽可能大。十次博弈,七次错误,三次对路,出错时每次平均输1万元,博对时每次平均赢5万元,最终结果仍是赢利8万元;反之,若十次博弈,七次对路,三次错误,博对时每次平均赢1万元,出错时每次平均输5万元,最终结果仍是亏损了8万元。

返回列表 分享到: